通告稱,今年3月3日,歐盟委員會發布(EU)202/2014號法規,該法規在發布20天后生效,并設定執行緩沖期,即在今年3月24日以前合法進入歐盟市場的塑料(10715, 140.00, 1.32%)材料及制品,即使不符合該法規要求,也可繼續投放市場至2015年3月24日,直至存貨銷售完畢。
歐盟新規使我國密胺餐廚具出口陷入兩難境地
歐盟新的密胺、尼龍檢測試驗條件僅針對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產品,即使國內最好的密胺原料生產的盤、碗等餐具,按新法規檢測條件也難以達標。
企業面臨巨額損失
“一邊是數以千萬元的貿易訂單,一邊是嚴苛的貿易壁壘?!逼髽I運營陷入兩難境地,對于出口80%市場在歐盟的新聯和公司更是一籌莫展。
檢驗檢疫部門急企業之所急,針對歐盟(EU)No 284/2011法規嚴苛的檢測限量設置,一方面指導企業嘗試多種工藝試圖改善產品使用性能以滿足檢測要求,一方面通過上級部門與歐盟官方進行交涉,尋求通過“加貼使用標簽、明確使用條件”等方法降低歐盟檢測條件要求。通過近3個多月的努力,在檢驗檢疫部門多次交涉下,歐盟同意密胺餐廚具鑄印使用條件標識的方式降低檢測條件要求,使密胺餐廚具出口歐盟保留一絲生機。
幫扶指導求轉型
執著的堅持換來了密胺餐廚具出口歐盟的一絲生機,但鑄印使用標識對于企業生產工藝有較高要求,且客戶多不接受此種做法,企業運營仍面臨極大困境。
鑒于此,檢驗檢疫部門多次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使用新材質替代密胺餐廚具。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引導下,企業毅然邁出了轉型升級的步伐,將耐熱性能更高的樹脂與竹粉進行共混,將原有的模具進行修改既避免了開新模具的費用,又大大利用了原有的生產設施。
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指導下,企業通過改進工藝、改善配方、改良流程等方式終于實現了竹粉餐廚具的順利投產。產品雖然生產了,出口時能否順利通過檢測。遭遇過“滑鐵盧”失利的新聯和公司無比忐忑,檢驗檢疫部門針對竹粉生產原輔料配比及添加劑類別,查閱歐盟原料授權清單與添加劑授權清單,對產品按歐盟新標準進行全方位檢測后,得出產品安全、衛生、環保要求均達標的喜人結論。新產品、新工藝、新材質、新器型帶給企業新的希望,新產品投入歐盟市場后獲得較好反響,企業轉型升級首戰告捷。
力促企業華麗轉身
“變則通”,通未必久,雖然一代竹粉產品已經面世,但產品只能打樣出簡單的托盤類器型,樹脂竹粉配方難以滿足所有餐廚具器型的要求,制品顏色單一,無法滿足貼花工序增進其美觀程度,原來采購密胺制品的大客戶對此產品外觀非常不滿?!霸O備換了、模具改了、精力也投入了,但效果還是不理想,還是難以完全替代密胺餐廚具啊!”新聯和公司負責人黃總無奈地說。
對于江浙草根經濟的中小企業來說,技術不過關是企業面臨的極大阻礙,檢驗檢疫部門充分發揮技術、信息優勢,引導企業借鑒竹粉花盆生產工藝實施技術改進,及時將初次打樣產品抽送實驗室進行檢測,為企業新產品出口提供最大限度技術支持。有了檢驗檢疫部門的保駕護航,企業底氣更足了,通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共同開發既滿足歐盟要求又改善產品美觀的竹粉工藝配方,并共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隨著新一代竹粉餐廚具的開發面世,企業訂單源源不斷,彌補了企業密胺餐廚具出口額的下滑,增加了新的利潤增長極,企業出口實現了嶄新跨越。在檢驗檢疫的技術扶持下,嘗到甜頭的新聯和目前又著手研發玻璃纖維改性聚酯類餐廚具的生產,市場前景較為樂觀。